日照信息网 HTTP://WWW.RIZHAO.CC
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

网站地图

|港城快讯|

 
 

 

时事快讯


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(2002年09月25日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日照市发展计划委员会
 
一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与特点

今年以来,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,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,宏观经济环境不宽松。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,全市各级认真贯彻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的四大战略,积极推进五项工作重点,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,整个经济形势好于预期。初步预计,上半年完成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8.8亿元,增长11.6%,其中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5.4亿元、47.5亿元和45.9亿元,分别增长3.3%、13.9%和12.1%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:

(一)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农村经济稳定发展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、标准化生产的启动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。全市已发展高效经济作物16.4万亩,大棚蔬菜、茶果面积7.6万亩。制定了15个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,建立了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,2个省级示范区,重点抓了省级10万亩放心茶、10万亩放心菜和5万亩放心果品生产基地建设。夏粮减产,小麦面积减少7.87万亩,预计全市小麦总产32.64万吨,比去年减产1.42万吨,发展优质小麦30万亩。畜牧业、林业生产稳定发展。肉类总产7.36万吨,蛋类总产4.2万吨,分别增长5.1%和2.2%;完成造林面积12.3万亩,新建、完善农田林网13.04万亩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0.7万吨,同比下降18.4%。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,目前计税土地面积核实完毕,1/3的村居将纳税证书发放到农户手中。

(二)工业生产增长较快,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。工业生产产销增速较快。上半年,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.05亿元,增长13.8%,实现销售收入59.8亿元,增长21.3%。产销衔接良好,经济效益逐月回升。工业产品销售率97.62%,同比提高1.69个百分点;预计上半年利润总额1.8亿元,增长8%;重点骨干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。全市13家骨干企业完成增加值5.1亿元,增长22%,实现利税1.3亿元,利润7300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8.5%和35%,高于全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9.7和27个百分点。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成效明显。木浆项目一期工程进展良好,纸板车间已投入生产;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.35亿元,投产11项。年可新增销售收入8.62亿元,利税1.51亿元,创节汇4122万美元。

(三)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,旅游经济成为新的亮点。消费保持较好增长态势。上半年,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.46亿元,增长13.2%。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,全市地方公路客运量1023万人,货运量618万吨,分别增长10.2%和10.2%;港口货物吞吐量1766.4万吨,增长1.7%,集装箱运量2.86万标箱,增长74.6%。邮电通讯业保持较快增长,邮电业务总量2.65亿元,增长21.3%;全社会用电量8.12亿千瓦时,增长6.0%。沿海旅游开发建设得到加强,旅游经济快速发展。上半年旅游建设投资近1亿元,同比增长30%,万平口、王家皂、刘家湾、鲁南海滨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建设进展顺利;接待游客人数189.24万人,增长26.3%;旅游业总收入6.72亿元,增长11.7%。

(四)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,重点项目与城市建设成效明显。基本建设投资保持增长,更新改造投资下降。上半年,全市县及县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2.02亿元,增长11.5%。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.32亿元,增长17.3%;更新改造投资下降,完成2.16亿元,下降51.8%;房地产开发投资2.74亿元,增长72.4%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。2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3.5亿元,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4%,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。城市建设投资大幅增长。上半年完成投资1.9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8%;城市道路、绿化工程、亮化工程等建设进一步加快,污水处理厂建设如期推进,垃圾处理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。

(五)对外经贸扩大,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。外贸出口呈逐月回升态势。上半年,完成进出口总值3.49亿美元,增长4.8%,其中出口2.71亿美元,增长1.7%;进口0.79亿美元,增长16.8%。外商独资和私营企业出口增势强劲,分别增长72.8%和219.6%;初级产品增长3.9%,工业制品增长10.1%;对亚洲市场出口增长8.6%,对北美出口增长10.4%。利用外资后劲增强。合同利用外资3263万美元,增长382%,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2个,同比增长31.8%,其中独资项目增多,占全市新批项目的68%,较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。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6个,合同额1582万美元,同比增长13%,营业额978万美元,同比增长15%,营业额978万美元,同比增长15%,外派劳务人次747人次,同比增长14.9%,期末在外人数1897人。

全市共确定招商引资项目895项,计划引进外来投资89.67亿元。其中已投产项目206个,外来投资实际到位5.5亿元;在建项目266个,计划引资12.48亿元;已签协议或合同项目105个,协议或合同引资19.48亿元;在谈项目318亿元,协议引进资金52.2亿元。

(六)民营经济发展较快,规模进一步扩大。上半年,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.11亿元,同比增长35.3%,实现营业收入155.68亿元、利润9.13亿元,分别增长38.7%和29.2%;实缴税金2.57亿元,同比增长23.8%。民营业户发展到5.7万户、从业人员31.1万人,同比分别增长28.8%和24%。全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.46亿元,同比增长66.7%。外向度不断提高,民营企业出口交货值完成9.13亿元,同比增长34.6%。

(七)财政金融运行平稳,市场物价略有回升。上半年,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750万元,增长17.1%。财政支出实现49757万元,增长23.3%。6月末,各项存款余额为165.53亿元,比年初增加16.93亿元;各项贷款余额129.82亿元,比年初增加14.93亿元。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略有回升,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.1个百分点。

(八)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。至6月,全市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,技工贸总收入16272万元。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,曲师大日照学院、山体日照分院、学生生活区已开工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,完成投资2.5亿元,已有26栋单体建筑的主体工程竣工。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31.47万平方米。市人民医院与中医院顺利搬迁,广播电视中心已开工建设。“生态建市”战略得以认真贯彻实施,市洁晶集团等3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市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。上半年,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元,增长12.5%;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到1604元,增长4.6%。

从全年经济发展的趋势看,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、不稳定的因素较多,但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早于预期,呈现温和复苏的迹象,外部需求形势有所好转;入世后各级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,经济管理方式、方法发生较大变化,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完善,将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体制环境。特别是今年全力推动的四大战略和五项工作重点,成效明显,拓展了经济增长的空间;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,将使投资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;城市建设成效明显,城市吸引力将不断增强;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,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高;旅游经济加快发展,其先导作用将逐步显现;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,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。总之,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,经济增长的潜力较大。初步预测,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11.7%以上。

二、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建议

今年以来,全市经济运行呈稳步发展的态势,各项经济指标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,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。应采取有力措施,认真予以解决。

(一)农民增收压力仍然较大。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较多,主要是入春以来,前期干旱,后期阴雨,“4.25”晚霜冻害和“5.26”风雹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;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及灾害的影响,夏粮减产;农产品价格持续低价位运行,已连续下降近6年,入世更使农产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,今年粮食、蔬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3%、17.9%和5%,期望农产品价格上扬、增加收入的可能不大;海洋水产业形势严峻,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,我市传统作业渔场减少1/3,大批渔船从远、外海撤回,而近海渔场资源日趋枯竭,致使海洋捕捞业降幅较大,预计全年减收3.4亿元,影响了渔民收入的提高。除以上这些因素外,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突出的矛盾。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快,调整的盲目性大、趋同性增强,造成农产品大路产品多、名优产品少,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。二是农产品流通等服务组织发展滞后。一家一户的农民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,市场预测能力不强,增加了农产品交易成本,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急需提高。三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,配套设施不到位,特别是农产品质量监测、认证体系不健全,购置监测仪器的资金没有保障,造成农产品质量低,难以进入国内大城市和国际市场。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,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,全市783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不到农产品总产量的10%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成长不足,与基地、与农户的关系松散,“订单农业”发展滞后,农产品加工转换能力低,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加工品。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,劳务输出未成规模。据测算,全市将近2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,由于思想观念落后、信息不畅、劳动技能不强、缺乏组织等方面原因,出市打工人员较少,农业剩余劳力过多的集中在市区建筑、装卸等几个行业。

解决“三农”问题,必须采取综合措施。一是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。继续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普及,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。搞好省级基地建设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将政府投资与吸引民间投资结合起来,多渠道筹集资金,购置必要的监测设备,建立农业质量监测体系,加强农产品、农业投入品、农业环境的检测监督。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。制定农业龙头企业税费、融资、工商登记、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,鼓励工商企业、个体大户、外贸企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,壮大龙头企业,发展订单农业,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,以基地辐射带动农户生产。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等服务组织的建设。围绕水产品、茶叶、蚕茧等特色农产品,建立完善行业协会,广泛吸引厂商、流通业户、农户参加,制定统一行规,提供行业产、销、加信息,推广农业科技知识,注册使用原产地统一商标,普及条形码使用,统一销售价格,抱团占领大市场。推广东港区三庄经验,鼓励部分农民从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,从事流通服务业,建立一支农民专业流通大军。四是畅通农业信息渠道。在市电视台、广播电台和日照日报等宣传媒体,开办指导农业生产的栏目,向农民传递国内外市场信息。五是搞好劳务输出,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。借鉴菏泽振兴“打工经济”的经验,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,充分发挥各级劳务输出机构的职能,加强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的研究,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。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、技校、职业中专等机构,加强外出劳务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,提高劳动力素质。

(二)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。今年以来,工业生产增速趋缓,实现税金下降。上半年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;利润、利税增幅分别低于去年同期91.7个百分点和46.6个百分点;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2.05%,下降3.5个百分点。工业速度不快、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是日照发电有限公司2#机组停产大修,比正常月份相应减少产值3000万元、增加值1000万元,影响全市工业产值、增加值增幅0.6和0.5个百分点。实现利润5800万元,利税1.16亿元,分别占全市实现总额的32.2%和28.3%,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%和17.3%。二是税收政策影响较大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后,对企业增值税影响较大,随同增值税附征的7%的城建税和3%的教育费附加也无法实现,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少反映增值税4800万元,影响全市税金增幅20个百分点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率的提高,也影响了部分增值税,下拉全市税金增幅12.4个百分点。三是企业增支减利因素增多,利润空间缩小。截止到6月末,在调查的30种主要产品中,价格同比下降或基本持平的有26种,占86.7%,减少利润1.65亿元。四是资金短缺问题仍然较为突出。工业短期贷款下降幅度较大,技改中长期贷款也比去年下降。短期贷款主要投放于风险小的公益事业、房地产开发及资金流动性强的集团性企业,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的问题突出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,两项资金占用高, 6月末,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增幅为15%,仍然偏高,部分产品正处于销售淡季,库存相对加大,影响全市两项资金占用增幅1.5个百分点。流动资金周转缓慢,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矛盾。六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不足。多数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积极性不高,创新机制不健全,科技人才和技术开发经费不足,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、产品开发的能力较弱,产品升级换代不快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.6%,新产品产值占2.1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
加快工业发展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在工业发展上出实招、求实效:一是分类指导,搞好工业项目的实施。对正在推进的兖矿煤洁净高效联产、木浆二期等临海大工业项目,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,市领导挂帅,设立工作班子,配备精兵强将,全力做好项目的争取与落实。对13家骨干企业,完善优惠政策,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,促进其尽快发育壮大。对百项重点工业项目,将责任目标落实到区县、主管部门,争取快开工、早投产。选择一批短平快、成长快的小企业,鼓励民间资本进入。二是研究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,创造工业发展良好的环境。在税费收取、工商登记、土地使用等方面研究可操作性强的政策,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企业工业园,吸引其他企业向园区集聚。三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发展。加快大学科技园的建设,使其尽快成为引进大学发展高等教育、科研开发、孵化科技成果的高地。邀请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、学科带头人等,以技术见面会等形式与我市企业广泛对接,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。制定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规划,分步实施,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设备,改造工艺流程,提升产品档次和管理信息化水平。四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。实行政府引导,银企联手,举办项目推介会,建立政府、银行、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。采取“政府导向定比例,银行自主选企业”的办法,每年从新增贷款中切出一定比例支持工业发展,金融部门自主选择企业,政府不予干涉,达不到比例的,政府提出质疑。

(三)投资增幅回落较大。今年以来,固定资产投资有减缓的趋势,具体表现在:一是投资增长不快,增幅回落较大。上半年,县级县以上投资增幅较去年回落23.4个百分点。主要是因为木浆厂比上年同期减少投资44302万元,邮电通信、电业及港口减少投资34925万元。更新改造投资负增长,比重较低,更新改造投资下降51.8%,占全部投资的9.8%,较上月降低4个百分点。二是实际利用外资下降,利用外资规模偏小。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77万美元,下降81.6%,原因在于今年木浆厂利用外资大幅减少,而去年利用外资基数较大,同时也说明除去大项目之后,我市利用外资的规模比较小。新批外资项目平均合同利用外资额仅为148万美元,而且项目主要集中于食品、石材等一般加工项目。三是民间投资规模较小。个体投资完成8440万元,仅占全部县及县以上投资的3.8%,其中用于住宅投资的比重较高,接近20%,达1540万元。投资增长不快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:一方面招商引资尚未见到实效,另一方面启动民间投资缓慢。就招商引资来看,全市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刚刚起步,大部分项目尚处在前期工作之中,拉动投资增长尚有待时日,但也反映出招商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。招商引资的手段不活,专业招商、网上招商等招商方式利用得不够好,氛围还不够浓。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,重点项目、园区开发及旧城改造建设过程中,都遇到种种干扰,影响了全市建设进度。以启动民间投资来看,由于机制、环境、融资等方面的制约,民间投资领域狭窄,投向单一,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性项目、房地产、商贸流通和餐饮业等。投资服务市场尚不完善,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、筹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。

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是我市的重头戏,必须采取有力措施,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一是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,力求取得突破。加大督查力度,严格考核奖惩,把招商引资任务落到实处。加强跟踪落实与协调调度,搞好香港招商贸易洽谈会成果的落实。搞好项目的筛选与储备,建立市级项目库,分批次向外推介。配合招商引资的进展,集中一段时间在国内媒体进行宣传,广造舆论,力争产生轰动效应。二是激活民间投资。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,鼓励社会投资进入国民经济各个行业,兴办各种事业。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会员制方式自主成立互助担保机构,引导民营企业互相担保或联合担保,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。三是加强园区建设。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,以大手笔、大思路制定市区园区发展规划,力求起点高、标准高、特色明显。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,实行内部机制创新,精简人员,弱化管理职能,强化服务意识,优化创业环境。四是下决心整治建设环境。把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、坚持依法行政、政府高效率运转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。建立一站式联合办公制度,实现“一门受理、一站收费”服务。坚决查处有碍日照发展的人和事,营造“亲商、安商、富商”的氛围。大力整治建设环境,出台加强日照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地方规范性文件,细化对涉及农民的土地、地面附着物清偿等规定,对影响建设项目进度的人和事,采取经济、法律等手段予以严肃处理。

(四)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。1-5月,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1.5%,增幅低于去年同期28.9个百分点,其中日照港下降1.5%。原因在于:一是港口综合功能不强。港口运输结构不合理,货类结构调整缓慢,煤炭居于绝对主体地位。港口煤炭运输占全部货物吞吐量的75%以上,受煤炭货源减少、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,煤炭吞吐量大幅度下降,导致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低位徘徊。去年日照港吞吐量增长9.7%,低于全国沿海平均水平,并分别低于青岛港、连云港10.3和3.2个百分点。日照港杂货吞吐量仅占22%,主要是铁矿石、水泥、粮食和成品油。集装箱运量尽管增长较快,但规模较小,今年上半年完成量仅是青岛港和连云港的1.6%和29.4%。二是港口投入不足。日照港“九五”期间基本没有开工大的建设项目,深水泊位建设滞后,尤其是代表当今港口发展方向的集装箱泊位建设滞后。随着港口体制的下放,建设资金将更趋紧张。三是港口机制不活,经营观念较为落后。我市港口建设管理体制还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,等靠要的思想较重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的发展。菏泽市是我们理论上的“腹地”,但青岛港联手海关等部门在菏泽市建立了“旱港”,货物可直接通过集装箱出境。连云港也将“港口”建在兰州市。

这些情况表明,港口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,否则,“港口立市”战略将难以得到有效实施。一是创新港口运营机制。结合港口体制下放,认真研究港口发展问题,打破僵化的管理体制,把一些社会化服务机构分离出来,真正做到企业化经营。重新审定港口发展规划,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大港。将港口作为产业予以对待,作为资产予以经营,作为招商引资的“王牌”来打。二是加大投入,推动港口建设上台阶。面对港口下放带来的资金紧张的矛盾,必须搞好直接融资。研究制定推动港口上市的措施,同时积极与兖矿、济钢、莱钢、国际大企业及贸易大户联系,通过合资合作、出让股份等形式,加快港口建设,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。三是大力发展航运业,激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。坚持不求所有、但求所在的原则,吸引国内外大的航运公司来我市组建航运公司,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,广辟航线,增加航次密度,实现港、航、路、站多式联运,通关、仓储、包装、信息配套的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。四是加大货源开发力度。在内陆腹地城市广泛设立揽货小组,搞好信息采集、整理和预测工作,对大宗业户积极争取海关、检验检疫等部门配合,实行上门服务,建立我市的货源基地和“旱港”。

(五)出口形势不容乐观。今年以来,2、3月外贸出口一直为负增长,至4月,开始止降为升,到5月,全市出口总值仅增长4.8%,形势不容乐观。具体表现在:一是国有企业出口下降。1-5月,国有企业出口下降3.3%,同比减少24.7个百分点。占全市出口总值80%的中煤公司出口下降1.1%,华龙纺织、洁晶集团、水产集团等企业出口下降。二是初级产品比重高。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总值的比重84.3%,工业制成品仅占15.7%,其中机电产品仅占全部出口总值的3.3%,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说明我市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尚为得到改变。三是加工贸易下降。全市加工贸易仅占全部出口总值的11.2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,加工贸易出口下降2.1%。其中进料加工下降11.2%。四是出口市场过于集中。对亚洲出口占全部的82.3%,其中日本占71.4%。受国际市场变化、技术壁垒的影响,加之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不够,出口市场过度集中,依赖性强,对日本、美国、欧盟等传统重点市场出口回落较大,其中对欧盟出口下降48.3%。

今后工作措施:一是加强与国内外WTO信息咨询服务中心联系。深入了解世界贸易状况的变化,发掘潜在出口国,了解其进口技术法规及产品、行业标准、相关税率、非关税技术性壁垒、配额等,及时反馈给企业,抢占市场先机。二是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。充分发挥我市传统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,力争保住美日等市场;运用灵活贸易手段,大力开拓非洲、拉美、独联体和东欧市场,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。鼓励企业积极“走出去”,到第三国投资办厂,回避技术壁垒带来的冲击。三是抓好骨干企业和大宗商品出口。培育壮大出口主体,对今年确定的出口过千万美元的重点骨干出口企业,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,加大扶持力度,促其尽快膨胀出口规模,拉动全市出口增长。四是调整优化出口结构。广泛推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,提高出口产品质量、档次和附加值,提高工业制成品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。大力发展加工贸易,利用现有的保税仓库、厂房和设备,大搞进料加工、来料加工,减少汇率风险,增强土地、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;日照经济开发区、岚山出口加工区要按照“大通关”的模式,加强关贸合作,降低出口环节成本,积极创造条件申办国家级出口加工区。

(六) 就业形势严峻。今年上半年下岗和失业人员预计达到8000人,如果考虑到非国有经济的失业人员、现有企业冗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,全市就业压力相当大。主要原因在于:一是创业意识较差。“单位就业”的观念强烈,对国有铁饭碗情有独钟,一旦下岗,就会到市直机关大楼上访找饭碗,缺乏独立创业精神。同时对从事服务行业、临时工、钟点工等工作放不下架子。二是下岗职工文化素质不高,专业能力不强。再就业的主要障碍在于文化水平不高,专业技能有限;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年龄偏大,就是“4050”现象,在再就业中处于劣势。三是创业条件不理想。在工商注册、资金筹措等方面困难大,各种手续多,各种收费多,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一部分人的创业念头。

就业事关社会稳定,必须积极稳妥地解决。当前应当突出抓好服务业。一是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国办发98号文件(转发《国家计委关于“十五”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的意见》)的实施意见,摸清市情,找出制约因素,提出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。二是研究编制规划,增加服务业投入。编制有项目支撑、可操作性强的规划,报上级计委审批,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安排的建设资金。三是加大服务业政策研究的力度。在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,放宽市场准入门槛,增加服务业投入,扩大就业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。四是继续巩固“两个确保”,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抓好城市居民低保和农村低保工作。尽快将社会保险范围扩展到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。

转载

 
 


作者: 来源: http://www.rz.gov.cn

关闭窗口

免责声明: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,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本网,并提交有力证据,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Email:info@sdrz.com
网上投稿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
本站合作:904075747@qq.com